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1386章
“殿下,臣以为此法大善。”
户部尚书杨靖率先表态,道:“先从河南、陕西、山西三地,每一省各抽出十万人迁移到辽东,先看看移民的效果,不断完善移民政策,积攒经验之后,再来慢慢的诸部大规模的推广。”
“不单单是辽东,目前我大明在琉球、南洋地区也是获得了诸多新的领土,未来还要在美洲、澳洲等地开展殖民地。”
“臣以为,可以先将辽东地区当作试点,为日后我大明殖民全球积累宝贵的经验。”
对于这种既能造福国家又能惠及民众的举措,他历来都是持支持态度的。
无疑,最关键的一点在于,他们的利益与李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。
一旦辽东得以开发,朝臣们旗下的众多产业亦能在那里迅速崛起,届时财富便如潮水般涌入他的囊中。
采矿、林业、造船等行业,乃至未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,若无人力去开疆拓土,又怎能繁荣昌盛?因此,必须从现在起就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首先,要树立一个光辉的典范,以示众人:树挪死,人挪活,离开故土,方能求得金窝银窝。
如此方能激发华夏后裔对外移民与扩张的热情和渴望,若是没有这种扩张的欲望和积极性,即便李祺鞠躬尽瘁,最终也可能徒劳无功。
欧洲人之所以能殖民全球,正是源于他们强烈的扩张欲望和对财富的无限渴望,这也是他们最初全球扩张的原动力。
李祺望着杨靖微微上扬的嘴角,心中暗自冷笑——这家伙算盘打得精,早算准了辽东开发后的暴利。
待矿山开采、商船往来,那些依附于朝臣的商贾世家,必将在新土地上攫取惊人财富。
“事情就先这样定了吧,命户部调拨钱粮前往辽东,在辽东建造一个个移民点,先行试点。”
太子标最终拍板定案,定下了开发辽东的人口迁移方案。
听到这话,群臣微微颔首,随后躬身退出。
等到他们走后,太子标这才看向李祺。
“文和,你为何拦我?”
太子标猛然转身,语气中满是怒意,“那些官员竟敢欺瞒朝廷,私藏百万人口!”
李祺不慌不忙关上门,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文书。
烛光下,“一条鞭法”
四个朱砂大字格外刺目。
“殿下可知,洪武四年清丈田亩时,江南士绅竟将千顷良田报作荒滩?”
他展开文书,指节重重叩在某处,“若此刻严查人口,势必惊动天下豪强。
但借移民之机......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